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

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县域 >> 汝城县 > 正文

红色土地书写脱贫答卷

作者:全媒体记者 郭亮廷    来源: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0-03-21


   

视频:欧阳常海

疫情防控绷紧弦,脱贫攻坚再加劲。

在汝城这片红色土地上,工地施工如火如荼,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在抢工期、保进度;辣椒基地里分散作业,农户们干劲十足,正在育苗、翻耕;扶贫车间里其乐融融,员工们有条不紊,正在扎线、绕圈……处处可见人们忙碌的身影,正绘就着汝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答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汝城县委、县政府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线作战”,以“六个一起抓”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顺利通过国家普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汝城县扶贫办主任徐春雄介绍,疫情发生后,8000余名干部职工坚守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一线,打了一场效果显著的疫情防控战。2月24日,汝城县被列为全省第一批低风险地区后,积极稳妥、安全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全面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打通兴业富民的“希望路”


3月16日,汝城县大坪镇湘汝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工人在对蔬菜施肥。 欧阳常海 摄

“我希望这条路修好后,能把养的鸡运出去卖,也希望子女能经常回来看我。”这是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九龙瑶族村黄草组贫困户扬永秀的迫切愿望。

九龙瑶族村黄草组海拔800米,由于山高路长、道路不通,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和物产输出。

“以前黄草组没有通路,村民们只有每天步行4个小时山路去集市赶集,回来也已经天黑。”九龙瑶族村村支书刘开良介绍,一直到2001年开辟了一条2米宽的泥巴路,村民出行才稍微有点好转。

  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道路通畅难题,“泥巴路一遇下雨天,就寸步难行。”驻村扶贫队长邱建文说,由于道路崎岖,车辆一碰到上坡路就无法前行,时常是要步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村组。

  2019年,村支两委和驻村扶贫队通过努力,争取到了产业扶贫公路改造工程。该道路长2.2公里,宽3.5米,计划投资150余万元,并于2020年1月初开工。

“开工没多久,就遇到了疫情,对项目进度有一定的影响。”项目负责人何志彪介绍,为了补上失去的时间,已加大了人工、设备的投入,加班加点施工,确保今年5月底完工。

项目现场,工程车来来往往,铲车、压路机、风炮机在不停地轰隆作响,施工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看到这个场景,相信扬永秀的愿望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今年以来,汝城县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实打实”优先推进安全饮水、危房改造、高标准农田和春季农业生产工程等扶贫项目建设。目前,投资5000万元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经全面启动建设,投入6000多万元兴建生产辅助设施,建设冷库6个、奖补新挖地窖2100多个,通过错季销售农产品将为群众增收1亿元。

扶贫车间摇身一变“增收房”


3月16日,汝城县大坪镇湘汝生态农业种植基地,工人正在育苗。欧阳常海 摄

“你碰了机器,妈妈就赚不了钱啦。”在汝城县暖水镇东村村琛航电子扶贫车间内,贫困户易翠娥正在一边工作,一边教导孩子。

孩子很听话,一听妈妈不允许,就乖乖地坐在一边等着妈妈下班。

易翠娥一家六口人,主要经济来源是靠丈夫何亮文外出务工。本来家里收入就不太稳定,加上疫情的影响,给易翠娥一家生活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受疫情影响,丈夫在村里打点散工,收入甚微。我也想出去务工。”易翠娥着急地说,老人要照顾,孩子要照看,自己根本不可能出去务工。

对于易翠娥这类问题,驻村扶贫队积极开展入户调查,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就业需求,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确保贫困户收入稳定。目前,全村共有200余人外出务工,100余人就近务工和发展辣椒、中药材等产业。

“为了确保贫困户能就业,我们第一时间推动扶贫车间复工复产。”驻村扶贫队长曾佑良说,如今,扶贫车间成了“增收房”,每天有60余贫困户作业。

易翠娥算了一下账,在扶贫车间每天收入70-80元,丈夫每天收入130-140元,两人加起来一个月将近有7000元的收入。“现在,收入有增加,生活也安心了。”易翠娥高兴地说。

为鼓励扶贫企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汝城县出台《关于加快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16条措施》《汝城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目前,全县150家扶贫车间已复工复产95家2715人,其中贫困劳动力894人;组织协调帮助农民工5万多人务工,其中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2.1万人,还有6000余人在家发展产业和就近务工。

保障百姓的“致富业”能致富


3月16日,航拍汝城县大坪镇湘汝生态农业种植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欧阳常海 摄

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满山遍地,汝城到处都有群众见缝插针发展生姜、辣椒、水果种植。

辣椒是汝城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近年来,汝城建设了以大坪、井坡、泉水等乡镇为重点的3个1000亩辣椒示范基地,其他11个乡镇各建设了1个100亩以上的辣椒示范片,带动全县种植辣椒近10万亩,仅此一项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可以这样说,辣椒是汝城县贫困户的增收产业、致富产业。但受疫情影响,辣椒这个致富产业是否能致富,让不少贫困户产生了疑问。

“受疫情影响,担心今年的辣椒会卖不出去。”在汝城县大坪镇官路村一组,贫困户黄唱祥非常担忧今年的辣椒市场。

黄唱祥一家三口人,因病致贫。去年在村里的带动下,黄唱祥种上了扁豆,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

尝到甜头的黄唱祥计划今年种上艳红辣椒,让自己的收入翻上几番。“今年流转了13亩地,准备大干一场,可是遇上了疫情。”黄唱祥说,本来预计今年种植辣椒可以带来10多万元的产值,就怕疫情对市场产生影响,我们拿不到好的价格。

   听到黄唱祥的担忧,湘汝公司总经理朱树清拍了拍老黄的肩膀说道:“我们保证全部收购,种好了包你赚钱,请放心。”

为了不误农时,确保农产品质量。湘汝公司于2月3日就复工复产,全面进行育苗工作。“在大坪镇共有600亩生产大棚,目前辣椒的育苗工作即将完成,4月中旬左右就可以进行移摘定植。”朱树清说,同时我们还从山东请来了现代农业管理技术人才,对土地的整理使用、育苗管理、田间管理等进行技术指导,按照有机种植要求培训种植大户,确保每亩地有高产值,产品有高质量。

对于疫情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影响,朱树清表示,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保护价,我们将以每市斤2元的最低保护价收购贫困户的产品。如果市场好,我们也将以市场价来进行收购。

“总而言之,就是我们一定会保障贫困户不亏本,辣椒产业能致富。”朱树清说。

今年,汝城县出台扶持贫困户集中辣椒育苗实施方案,县财政全额解决育苗资金704.5万元,委托繁华食品、鑫利食品等龙头企业建设集中育苗基地5个、面积600亩,将种苗免费发放至贫困户。目前,贫困户申报辣椒种植面积1.5余万亩,预计全县辣椒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可为贫困户增收2.4亿元。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日报社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万博体育app最新版本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